彩杏娱乐平台首頁

彩杏娱乐平台網站xml地圖

《體育教學》訪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修訂組負責人季瀏教授

發布者:劉成飛發布時間𓀊:2018-04-19瀏覽次數:706

【編者按】課程標准修訂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2017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准(2017年版)》】曆時三年多的修訂,于2018年1月正式頒布。為了使廣大體育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課程標准的精神和主要內容🍛,深化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本刊特對彩杏平台注册彩杏娱乐平台 -【彩杏娱乐科技赋能】让娱乐更有趣!院長🧊、教育部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研制組和修訂組組長季瀏教授進行了專訪🚵🏼🦸🏽‍♂️,就《課程標准(2017年版)》與2003年4月頒布的《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實驗)》【以下簡稱《課程標准(實驗)》】主要從學科核心素養與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學業質量與學習評價👨🏿‍💼、實施建議等方面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旨在使讀者了解兩者之間的異同,從而更好地繼承與發揚《課程標准(實驗)》倡導的思想和方法,使優秀的經驗和成果發揚光大,確保課程改革的連續性;同時深刻理解《課程標准(2017年版)》提出新的思想和方法🧑🏽,並通過研究和實踐努力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充分發揮課程標准的龍頭作用,促進體育與健康課程更好地發展🌡,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做出本學科的貢獻。

體育與健康課程在繼承發展中前行

——訪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修訂組負責人  季瀏教授

《體育教學》雜志☠️:


      《課程標准(2017年版)》增加了學科核心素養的概念,與課程目標之間有怎樣的關系?如何准確把握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的三個方面🧑‍🧒‍🧒♓️?

季   瀏🍬:


      新中國以來各級各類的國家課程標准頒布和實施不下十幾部,每一次新的課標頒布和實施都有著不同的社會、教育背景,2003年4月頒布的《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實驗)》是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大背景下推出實施的,對學生的全面素質教育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同樣《課程標准(2017年版)》也是在“核心素養”理念背景下的一次新的課標頒布與實施。與《課程標准(實驗)》相比🎴,此次修訂不僅增加了學科核心素養的概念,結合課程目標,成為課程標准的第二大部分,並與課程目標一起作用于學生身上,連接“立德樹人”與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學業質量、教學方法和學習評價,成為本課程的靈魂,統領著課程的所有方面和環節。換句話說,課程目標是學科核心素養的具體化🔋,核心素養是思想指引,二者的高度合一有助于促進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

       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不僅僅是知識和技能,應該摒棄“知識中心論”下的“運動技術中心論”的思想和實踐,因為這一觀念下的體育教學必然是重知識、輕能力,重技術、輕情意。未來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應該在引導學生學練體能和運動技能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包括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三個方面,形成的程度和水平是判斷教學質量的最重要標准。

       在《課程標准(2017年版)》中給運動能力下的定義是:“運動能力是體能👵🏿、技戰術能力和心理能力等在身體活動中的綜合表現……具體表現形式為體能狀況、運動認知與技戰術運用、體育展示與比賽🕕。”這告訴我們💆‍♂️,運動能力的強弱主要不是看單個方面👆🏻,而是看綜合表現💁🏽‍♀️,這有別于傳統體育課程中只強調單個技術,甚至只強調單個技術的所謂技術含量👩🏼‍🎨,忽視體能練習,更不關注戰術教學和體育比賽或展示。傳統的體育教學是“運動技術中心論”的典型反映🆒,導致學生既不喜歡體育課,也沒有掌握好運動技術,更不會一項運動🧑🏽‍🦳🩵。從培養運動能力角度來講,未來的體育與健康教學每一節課都要重視體能、運動技能、心理能力的培養,通過每一節課教學的累積,提高學生的綜合運動表現🧙🏿。

       關于健康行為定義,依據健康三要素說,《課程標准(2017年版)》指出:“健康行為是增進身心健康和積極適應外部環境的綜合表現……具體表現形式為體育鍛煉意識與習慣、健康知識掌握與運用、情緒調控、環境適應⛑。”由此可見,體育學習和活動絕不是單純的身體活動,身體活動只是外部表現形式🏗,人在進行體育活動時包含著豐富的心理體驗,也包含著與同伴、與對手的交流和交往等,實際上🧑🏻‍🤝‍🧑🏻,體育活動是身心一體的活動👮🏿。體育活動不僅能增進人的身體健康👘,而且還能增進人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身心效果是通過體育活動同時並整體性地作用于同一個人身上的。因此👨🏽‍🦳,未來的體育與健康教學除了健康教育的知識以單獨的方式進行教學外🤦🏽,體育課教學要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和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而體育品德核心素養👨‍🦽‍➡️,《課程標准(2017年版)》認為🎖👩🏼‍🏭:學生的體育品德不僅影響到學生的運動行為🟫,而且會遷移到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不但對學生當下的學習和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而且對他們未來的發展具有長遠的意義;不但是學科核心素養的反映🟧,而且體現了“立德樹人”的真正要義。因此🧛🏿‍♀️,未來的體育與健康教學不能只是“埋頭”教運動知識和技術,而是應該“抬頭”通過運動的手段育人,回歸體育課程的健身育人本質特征。

        從理論層面來分析上述三個方面的學科核心素養似乎不過上述內容而已👩‍🚀🍁。但實際上它們互為聯系🔽,相互影響,在體育教育教學過程中,這三個方面的學科核心素養往往又同時並整體性地作用于同一個學生身上,絕對不能把它們割裂開來進行“分門別類”的教學,應該把它們作為一個整體進行教學。

《體育教學》雜志🤌:


      與《課程標准(實驗)》相比,《課程標准(2017年版)》在課程內容上有哪些發展和完善📯?

季    瀏:


         在課程內容方面🎫,《課程標准(2017年版)》和《課程標准(實驗)》都強調課程內容分為必修必學和必修選學兩部分;也都強調同一運動項目按照模塊進行教學和采用學分制;還有就是課程內容包含了球類運動、田徑類運動、體操類運動🙆🏿‍♂️、水上或冰雪類運動☂️、武術與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類運動、新興體育類運動等;課程內容的表述都采用內容標准的表述方式👩‍🍼;在內容框架上都包括了體能、運動技能、體育文化🤴、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內容😻🧨;都要求學生學習健康教育模塊。這些是相同的思路部分。不同之處🥧,或者說創新、發展和完善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學分數最多。《課程標准(2017年版)》比《課程標准(實驗)》增加了1個學分,即12個學分。該學分總量是普通高中所有學科中最多的學分,這體現了國家對體育與健康課程的高度重視➕,也提升了本課程的地位和價值。

       第二,田徑必修內容以體能內容替代。體能和田徑一樣都是與健康息息相關,也是運動技能水平提高的基礎👐🏻,一個人體能全面發展💧,不但身體健美、精力旺盛🛐📷,而且無論學什麼運動項目都會學得快🎅、學得好。從這一點上來看,田徑與球類、體操👨🏽‍🦱、武術等都屬于一類運動項目🩱,應該與其他運動項目一樣讓學生進行選擇;況且田徑好的人👩🏽‍🎓,未必其他項目就一定學得快🤼‍♀️、學得好。加之運動項目之間具有可替代性特征,因此,在高中選項教學背景下讓所有學生學習的內容應該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共同基礎,體能、健康教育即是如此。

       第三,課程內容描述的角度不同。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等五大內容標准是《課程標准(實驗)》的一個標志;而《課程標准(2017年版)》則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從體能、健康教育、運動技能三個方面描述較為詳細的課程內容🧼,這是一個較大的變化和發展🤵🏽,旨在大大提高課程內容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

       第四😌,課程內容的描述程度不同🤵🏽。《課程標准(實驗)》主要描述內容標准,主要是描述到“運動項目”這個程度👩🏽‍🏫,而這個運動項目包括哪些具體內容並沒有描述。這在當時有一定的道理,主要考慮到將具體教學內容的選擇權利下放給學校和體育教師🖇,這有助于調動學校和體育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教學內容的適應性,但這種放權也導致了不少體育教師在課程改革的初期不知道教什麼,這也是當時許多體育教師初期接觸該課標比較困惑的一點👨🏼‍⚕️。《課程標准(2017年版)》則就某一運動項目按模塊描述相對具體的內容要求,這增強了對一線體育教師選擇和安排教學內容方面的指導性。即使這樣,《課程標准(2017年版)》也只是列出了體能模塊、健康教育模塊和運動技能系列模塊的主要教學內容,至于每一模塊的教學內容如何合理地分配至每一節課中,權力還在學校和體育教師。因為,所有的課程標准都是國家性的綱領性文件,主要是指引課改方向,闡明主要思想和理念,提供方式方法;既不是百科全書,也不是產品說明書,沒有必要也不可能把所有的運動項目及其所有內容都羅列出來。

《體育教學》雜志:


      本次普通高中課程標准的修訂新增了“學業質量”部分,廣大教師十分關注🤟🏼🌊,請您重點介紹一下“學業質量”問題。

季    瀏:


       所謂此次《課程標准(2017年版)》中的學業質量標准是以本學科核心素養及其表現水平為主要維度,結合課程內容,對學生學業成就表現的總體刻畫。依據不同水平學業成就表現的關鍵特征🛃,學業質量標准明確將學業質量劃分為不同水平,並描述了不同水平學習結果的具體表現🤶🏽💆。與《課程標准(實驗)》相比,《課程標准(2017年版)》新增了這個部分內容,並就學業質量的內涵作出了明確說明♣️:“學業質量是學生在完成本學科課程學習後的學業成就表現。高中體育與健康學業質量是在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三個方面表現出來的學科核心素養水平🩱。”增加這部分內容說明,學業質量有別于傳統課程只是從學習成績和分數的角度來考評🤸🏿‍♀️,而是從學科核心素養的表現(即學業成就表現)來評價,並依據學科核心素養的整體成就表現來判斷學生處于學業質量的哪一級水平。學業質量既與課程內容緊密相聯📙,又與學習評價密不可分。因為課程內容的掌握與運用程度是學業質量的體現;學習評價的內容主要是圍繞學科核心素養來判斷學生學業質量的程度和水平。學業質量可以說是連接課程內容🌦、教學方式與學習評價的中介,有助于引導教師教什麼9️⃣、怎麼教🧙🕵🏿、如何評,從而使整個體育與健康教育教學過程都圍繞學科核心素養來進行,這樣就能保證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

         說到學業質量,我再具體地介紹一下《課程標准(2017年版)》的學業質量水平劃分。這裡面將其分為五級水平,即水平1-5,水平2為合格要求,水平5為優秀🔌💆🏻‍♀️。不管哪一級水平🧑🏼,都是從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三個方面的學科核心素養來進行描述的,基本上都是按照相同或相似的具體行為表現進行程度上的區分和要求上的不同🍣🍩,即從水平1至水平5,隨著水平的提升不同水平之間成遞進關系🕵🏼🎪。當然🧏🏽‍♀️,有些是隨著水平的提升在表現的廣度上也有所差異,而且對具體行為表現能夠定量描述的就進行定量描述👦🏿,如足球模塊階段性學業質量水平(第一學年)的水平3要求學生“結合所學運動項目每周進行3次課外鍛煉”“體能水平明顯提高🤸🏽🍡,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中高一年級的良好水平”等🍄。

《體育教學》雜志🚠➿:


 與《課程標准(實驗)》相比📳,《課程標准(2017年版)》在學習評價上有哪些變化?

季   瀏:


       你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學習評價一直都是課程標准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和內容✴️。從思想來看都強調評價的診斷、激勵、反饋和發展功能,評價的目的不是把學生分出三、六👨🏼、九等,而是促進學生更積極地學練,在原有的基礎上取得進步🚶🏻‍➡️👩‍👩‍👦,提高學生自我認識🔪、自我改進、自我提高的能力🫒。而此次修訂的課程標准關于學習評價較之以往最大的不同是關注體育學科素養的形成。傳統的課標強調評價要有助于學習目標的達成,新修訂的課標關注評價要有助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

       在學習評價內容方面的不同主要是🏊🏿‍♀️,前者將體能、知識與技能🧜🏼‍♂️🥫、學習態度、情意表現與合作精神、健康行為等方面作為評價內容,後者主要對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三個方面的學科核心素養進行評價。

       在學習評價方法方面,兩者都強調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相對性評價與絕對性評價相結合、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都重視采用口頭評價👨‍🦼‍➡️、測驗⚱️、技能評定、展示🥷🏻🔯、成長記錄、量表評價等評價方法🚁。不同之處在于,《課程標准(2017年版)》強調過程性評價可以以學習團隊為單位進行,團隊中的每個學員都應為團隊的成功而努力🗑👭🏻,課堂上教師可以從技戰術運用🟰、體能練習、比賽成績以及合作行為💫、意志品質🪱、遵守規則🐦‍⬛、拚搏精神等方面給予每個團隊課堂表現分數🪹。模塊學習結束後,每個團隊的所有課堂表現總分即為該團隊中每位成員在整個模塊學習過程中的平時成績。這樣的過程性評價方法有助于學生學會把自己的利益與集體的利益緊緊地“捆綁”在一起🛸⏸,能夠培養學生的相互學習🧱、相互幫助、交流合作、團結進取等精神。此外,還強調評價也要有信息技術意識,鼓勵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嘗試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如手機運動應用軟件App)記錄學生生活中自主鍛煉情況等信息,這會使得評價的信息更客觀和准確。

      在學習評價主體方面🦐,《課程標准(2017年版)》在以往強調多元評價主體並結合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學生相互評價綜合起來進行的基礎上,還提倡將家庭和社區的評價納入到評價主體中,這有助于將課內課外的評價有機結合起來,促進學生課外主動積極參與運動,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

       此外,《課程標准(2017年版)》增加了學業水平評價這一新的內容🚽,主要從學分評定、階段性學業質量評定和學分認定🧏🏼‍♂️🏋🏼‍♂️、學業水平評定與最終學分認定三個方面進行說明。這有助于學校和體育教師知道如何對學生一個模塊的學習成績🧑🏿‍🦳、一個學期的學習成績🧑🏼‍🍼、一個學年的學習成績、高中三年的學習成績進行學分評定。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課程標准(2017年版)》增加了如何進行多樣化評價以及如何進行學分認定的許多案例,這大大提高了學習評價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體育教學》雜志:


 在實施建議方面我們應更加注意哪些問題?

季   瀏📰:


      對比《課程標准(實驗)》🎩,《課程標准(2017年版)》在實施建議方面主要從結構上、教學組織形式上🕊、教學計劃和課堂教學四個方面應引起我們體育教師的注意和重視🚵🏼。

       首先結構方面,《課程標准(實驗)》和《課程標准(2017年版)》雖然兩個課標都包括教學建議和學習評價建議部分,但是前者在教學建議部分是分成地方和學校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計劃的制訂、教學計劃的制訂🤕、教學組織形式的選擇、教學方法的改革等。而後者是作為一個整體放在一起描述,旨在強調教學與評價不可分割、相互聯系,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把地方和學校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計劃的制訂作為與教學建議平行的部分單獨去闡述🥮,教學建議主要針對課堂教學🚮🙆🏽。

      在教學組織形式方面,兩者都強調要采用年級內選項教學、班級內選項教學🚴🏼‍♀️🧬、打破年級界限的選項教學等選項教學組織形式💅🏼,不同之處在于後者延續了課改10多年來形成的有效組織教學形式🧏🏼,即增加了年級內與班級內選項相結合的教學組織形式。

       同樣,在教學計劃方面,《課程標准(實驗)》和《課程標准(2017年版)》都強調教學計劃制訂要重視課程的實踐性、實施的靈活性和目標的整體性🦽;要制訂三個層面的教學計劃▪️。區別在于前者包括水平教學計劃👍🏽、單元教學計劃和課時教學計劃🦗,後者包括學段教學計劃🅱️、模塊教學計劃和課時教學計劃⚅。其實,實際上兩者在內涵上也大同小異,只是用詞方面的不同。如水平教學計劃相當于學段教學計劃,因為《課程標准(實驗)》從小學到高中是按照水平劃分學段的,水平五相當于高中學段,《課程標准(2017年版)》所指的學段教學計劃就是指高中學段教學計劃;兩者都強調這個層面的教學計劃是對高中三年體育與健康課程進行系統的整體思考和設計。《課程標准(實驗)》所指的單元教學計劃相當于《課程標准(2017年版)》中的模塊教學計劃,都是由18課時組成🫰🏽。兩者所不同的是⛏👰🏻,前者強調要把內容標准加以具體化,並分配到每個學期中,而且是從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五個方面安排學習目標和教學內容😁🛜,並舉例說明;後者主要強調學段教學計劃包括的要素,如制訂本校關于體能、健康教育和運動項目的學習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學習評價🖋,明確規定本校學生選項的具體安排等。

      總有一些學者和教師說《課程標准(實驗)》是淡化運動技術,甚至講本課程就是健康教育課程👨🏽‍💼,這是無稽之談🙅‍♀️。在這一點上,《課程標准(2017年版)》強調要分別制訂體能模塊、健康教育、運動技能系列模塊三個方面的教學計劃,不但確定這三個方面模塊的課程內容🔜,而且對制訂運動技能系列同一項目10個模塊的教學計劃提出了要求。總之,《課程標准(2017年版)》在模塊的課程內容描述上更加具體🚱,更具有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在課時教學計劃方面☝️,兩者都強調要根據單元或模塊教學計劃來設計,都包括學習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步驟🧜🏽、學法與教法🚹、教學後記等要素,但後者比前者增加了兩個要素👩🏼‍🏭,即運動負荷(運動強度🤽🏿‍♀️、運動密度🙋‍♂️、練習密度)和安全防範措施,這是針對我國中小學體育課運動負荷很小甚至沒有,以及安全事故頻發的現實提出來的。同時,提出課時計劃的形式可以多樣化🆚👨🏼‍🎤,不必拘泥于傳統教學計劃的統一格式。

       最後,《課程標准(實驗)》和《課程標准(2017年版)》在課堂教學中強調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基本一致。只是前者沒有專門設置一個方面來闡述課堂教學的問題💂🏻🕺🏽,只是闡述基本思想和方法🍂;後者基于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科核心素養的主渠道以及增強課程標准對于課堂教學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使體育教師能夠更好地將課程標准的精神“落地”🧑🏽‍🌾,專門設立了“課堂教學建議”,並從11個方面提出相關建議。“課堂教學建議”與課程內容部分“教學提示”的區別在于,前者主要從教學的一般原則角度闡述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和質量,後者主要是針對某一運動項目模塊的具體內容提出如何教的問題。11個方面的“課堂教學建議”提出了一些新的觀點和方法,例如,明確要求體育教師要強化目標意識➰,將學科核心素養完整地滲透到學習目標中👩🏻‍🎨,樹立目標引領內容和方法的思想,改變為教內容而教內容的傳統教法🚙🧾;要樹立新的知識觀🤾,從注重單個知識點和技術教學向注重學科核心素養培養轉變,未來的體育與健康教學不能一堂體育課或幾堂課只教一個單個技術,應該創設複雜的情境🤸🏻‍♂️,進行多種技術或戰術的學練📐👩‍🦼‍➡️,讓學生參加多種形式的展示🤟🏿、對抗練習和比賽,並引導學生用結構化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體育精神等✏️;每堂體育課都應達到一定的運動負荷🧑🏿‍💼,並提出每堂體育課運動強度、運動密度、練習密度的明確要求,同時提出了每堂體育課都要有10分鐘的多種體能練習🧑‍🔧,等等🔐👭。

《體育教學》雜志:


      作為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修訂負責人👳‍♀️,您對課標修訂的最大感受是什麼🪖?

季    瀏:


      最大的感受就是此次課程標准的修訂非常及時,特別是在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不久即頒布實施更是尤為必要和重要。我國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大約每相隔15年進行一次修訂🖖🏽,如《課程標准(實驗)》于2003年頒布🪥,《課程標准(2017年版)》于2018年初頒布♥️🫥,這符合世界發展的趨勢🫱🏽🔈,幾乎所有的發達國家都是相隔10年左右對課程標准進行修訂。因為世界和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已發生了很大變化,對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從繼往開來🧜🏻、與時俱進的角度,從現階段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出現的新階段來看,此次課標修訂也是如此。

      《課程標准(2017年)版》不是對《課程標准(實驗)》的推倒重來,更不是所謂的折騰👮🏻‍♀️,而是在繼承的基礎上的創新⛔、發展和完善✂️。通過我國10多年的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先進的教育思想深入人心👷🏻‍♂️👎🏼,並獲得了許多非常寶貴的優秀實踐經驗🧀,當然也暴露出了一些改革中必然會出現的新問題。《課程標准(2017年版)》正是在繼承優秀的經驗,並針對解決具體問題的基礎上做出的修訂👨🏿‍🚀,這有助于延續好的思想和好的方式🙆🏿‍♀️,同時也能用新的思想和方式去解決以往存在的問題,這有助于我國體育與健康課程長遠和積極的發展。

       《課程標准(2017年版)》與《課程標准(實驗)》是在一個正確的方向和道路上不同時段的成果,它們的理論基礎、思想觀念、方式方法基本一致🔶,所不同的只是前者比後者在深度、廣度👊、時代性、先進性等方面有所發展🧑🏻‍🦳🤸🏼‍♂️,在內容表述上更加准確和完善⛹️‍♀️,旨在推進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深化,不會給人“翻天覆地”變化的感覺🐓,只會使體育教師感受到課程標准對實踐教學的指導性大大加強。■


彩杏娛樂平臺